熒光光譜儀,又稱熒光分光光度計,是一種基于物質熒光特性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高精度儀器,廣泛應用于化學、生物、醫學、環境監測及材料科學等領域。其核心原理是通過激發光源(如氙燈、激光器)發射特定波長的光,使樣品中的分子吸收能量后躍遷至激發態。當分子返回基態時,會釋放出波長更長或能量更低的熒光光子,該熒光被探測器捕獲并轉化為電信號,進而通過分析軟件解析出物質的激發光譜、發射光譜、熒光強度、量子產率、熒光壽命等關鍵參數。
1、高靈敏度(High Sensitivity)
特點:熒光分析是少數幾種能檢測到單分子水平的技術之一,其檢測下限通常比紫外-可見吸收光譜低2-4個數量級。
原因:熒光信號是在暗背景下測量發射光,而吸收光譜是測量亮背景下的微小光強變化,信噪比更高。
應用:適用于痕量分析,如環境污染物、生物標記物、藥物代謝產物的檢測。
2、高選擇性(High Selectivity)
特點:熒光光譜具有激發光譜和發射光譜兩個維度,提供了雙重識別信息。
原因:
不同物質具有特征的激發和發射波長。
可通過選擇特定的激發波長和發射波長進行檢測,有效排除背景干擾。
應用:復雜基質中目標物的識別與定量,如生物組織、食品、藥品中的活性成分。
3、可提供豐富的結構信息
特點:熒光光譜(包括發射峰位置、強度、譜形、熒光壽命等)對分子所處的微環境(如極性、粘度、pH、溫度)極為敏感。
原因:熒光發射過程涉及分子的電子躍遷,易受周圍環境影響。
應用:
研究蛋白質折疊、構象變化。
探測細胞膜流動性、離子濃度(如Ca²?)。
分析分子間相互作用(如熒光共振能量轉移,FRET)。
4、可進行多維掃描與成像
特點:支持多種掃描模式:
發射光譜掃描:固定激發波長,掃描發射波長。
激發光譜掃描:固定發射波長,掃描激發波長。
三維熒光光譜(激發-發射矩陣,EEMs):同時掃描激發和發射波長,生成三維圖譜,可識別多種熒光物質。
同步熒光掃描:Δλ(激發與發射波長差)恒定,簡化譜圖,提高分辨率。
應用:復雜樣品(如水體、石油、中藥提取物)的指紋圖譜分析與成分識別。
5、可結合時間分辨技術
特點:時間分辨熒光光譜儀可測量熒光壽命(fluorescence lifetime),即激發態分子返回基態的平均時間。
優勢:
熒光壽命是物質的固有屬性,不受濃度、光漂白、激發光波動等因素影響。
可區分具有相似發射光譜但壽命不同的物質。
應用:熒光探針設計、生物分子動力學研究、時間分辨免疫分析(TRFIA)。
6、樣品處理簡單,非破壞性
特點:通常只需將樣品溶解或懸浮于合適溶劑中,裝入比色皿即可測量。固體、液體、粉末、薄膜等均可測(需適配附件)。
非破壞性:測量過程一般不破壞樣品,可重復使用。
應用:珍貴樣品(如文物、生物活體組織)的分析。
7、可與其他技術聯用
特點:可與多種技術集成或聯用:
顯微鏡聯用→熒光顯微鏡/共聚焦顯微鏡:實現微區成像與定位。
色譜聯用(HPLC-FLD):作為高效液相色譜的檢測器,提高選擇性和靈敏度。
流式細胞儀:用于細胞分選與分析。
8、技術局限性
適用范圍有限:并非所有物質都具有熒光。通常芳香族化合物、共軛體系、某些金屬配合物才有較強熒光。
易受干擾:
熒光猝滅:氧氣、重金屬離子、高濃度溶質等可降低熒光強度。
內濾效應:樣品濃度過高時,激發光或發射光被吸收。
光漂白:長時間光照導致熒光分子分解。
定量需標準曲線:通常需要標準品建立校準曲線進行定量分析。
